日期:2023-06-30 14:32:37 来源:长江日报
【资料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30日讯(记者叶飞艳 通讯员洪镁)6月29日,朱锫建筑个展“自然建筑”在武汉合美术馆正式开幕。这是国际知名建筑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朱锫在国内的首次个展,也是合美术馆所举办的首个建筑师个展,观众在此享受到一场“自然建筑”理念的视觉呈现。展览展出建筑师朱锫的五件建筑作品:马家窑遗址博物馆与观景建筑、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华侨城艺术中心、紫晶国际会舍、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以及纪录片和部分出版物。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传统东方精神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作为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朱锫长期致力于当代建筑、艺术和文化领域的研究和创作,发展了自己的建筑理论——“自然建筑”。它一方面是一种建造文化的诗学,另一方面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域文化断裂”这两个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所给出的源于传统东方自然哲学的回应,并提出了五个审视思考建筑的维度:坐相、结构即形式、海绵建筑、“穴”与“巢”、不完整的完整性——将当代的建构与基于传统中国自然观的精神在建筑中有机结合起来。
朱锫解释,“自然建筑”既不是讲景观建筑,也不是讲绿色建筑,而是在探究建筑背后的自然建构法则。“自然建筑”所探索的是存在于建筑与人、地域文化、地理气候间的某种血缘关系,试图从中寻求传统与当代,根源与创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追寻天、地、人同源,以及“诗意地栖居”这一建造理想的意义。在创作实践中,朱培将“自然建筑”这一抽象的理念转译成为可以践行的建筑语言。
展览中,观众移步换景,将欣赏到朱锫近年来的五件“自然建筑”代表作品。它们坐落于迥然相异的自然环境、各自承载独特悠久的文化历史,却以各具特色的结构、材料、建筑形式以及空间形态,以“欢庆”和“谦逊”的态度嵌入大地,共同诠释了“自然建筑”理论的无限丰富和创造潜能,表达出在天地之间追逐“诗意栖居”的努力。展览以丰富的建筑模型、大量的创作手稿、影像纪录片、文献及出版物等多元方式再现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带给观者的不仅是全新的空间和审美体验,更激发出有关人、自然、文化如何共生绵延的思考。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出席展览开幕式时表示,朱锫是一位很典型的穿越文化边界的建筑师,他从中国到美国及世界的许多地方开展交流、进行教学,形成项目的合作,但是他的建筑实践始终植根于中国的大地,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的表达,形成了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建筑理念。他提出的“自然建筑”理念,对建筑领域复兴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次展览的出品人、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看来,朱培的“自然建筑”理论没有局限于从“自然美”的框架诠释建筑本质,也没有执着于从“艺术美”的角度拓展美学价值,他真正看重及强调的是设计创意的逻辑起点与创造物背后的合自然性的自由度,尤其其中所提出的“不完整的完整性”,正是中国传统精神中“天人合一”理想的智慧呈现。
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表示,朱锫根据特定的地理气候和文化土壤进行具体的建筑设计,既重视探索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还有气候特点的相融以及对当地天然材料的有机运用,也聚焦在探索建筑设计与特定文化传统与的氛围的机智性对话。
本次展览由合美术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史学者、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王明贤任策展人,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任学术主持。展览将在合美术馆馆8/9厅展出,将持续至11月17日。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标签: